新闻资讯
助力教育“双碳”,海林楼控技术服务低碳校园建设
2022-12-05


11月8日,教育部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构建特色鲜明、上下衔接、内容丰富的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和行动基础。
《方案》指出,在新校区建设和既有校区改造中优先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在校园建设与管理领域广泛运用先进的节能新能源技术产品和服务。有序逐步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应用比例,提高绿色清洁能源的应用比例,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提升学校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大力推进学校既有建筑、老旧供热管网等节能改造,全面推广节能门窗、绿色建材等节能产品,降低建筑本体用能需求。
图片


学校集教学、科研和生活于一体。不同的建筑,其能源消耗情况也不尽相同。与一般的公共建筑相比,校园建筑冷、热负荷有其自身特点,能耗与建筑规模、使用功能、使用时段有着密切关系。

●教学楼、体育馆、宿舍等功能建筑明显存在分时段使用、交替使用的情况,这就要求空调、灯光控制系统需分区或单独设置。

● 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人员密集,因此空调系统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室内温湿度以及新风量的要求,同时还要求过渡季节可以长时间运行。

● 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用能过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冷源和热源的能量转换,冷、热源载体(水和空气)的输送以及房间的供冷、供热过程。

●末端的控制对于学校的节能非常重要,需要建立一个末端设备远程集控系统,可以定点下发温度和本地面板锁定的方式,防止随意操作或忘记关闭设备造成空调等空载运行,造成大量的浪费


海林自控学校建筑节能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动,电能已成为大部分学校建筑最主要的用能方式。因此,减少用电量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首要目标。此外,在学校建筑设备中,占比最大的是采暖、空调设备系统,照明系统也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海林能源楼控系统为学校搭建了一体化智能化综合能源管控平台,融合了能源管理、楼宇自控、末端监控、冷热平衡、智能照明等系统。在平台的统一管理下,通过对学校能耗及楼宇环境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对设备运行实施综合的优化控制,对空调末端进行集中管理。使楼宇设备有效和高效运行,实现能源的产生不超量,能源的输送不失衡、不浪费,真正实现能源的按需供给、供需平衡。在保证学校室内环境舒适健康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


——典型案例——




■ 北京未来城学校——超低能耗绿色学校

未来城学校项目是首家采用超低能耗建筑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学校,比北京市同类建筑节能60%以上。


■ 总建筑规模约13.5万平方米(包括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科技活动室、剧场、电影院、游泳馆、体育馆等)。


■ 节能建设方案:采用海林HAI平台统一管理下的EBA能源楼控系统,将楼宇自控、能源管理与末端监控等子系统深度融合,实现数据打通。

■ 系统介绍:


HAI平台▪楼宇自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冷热源自控、新风热回收自控、空气质量监控等系统。一个系统解决之前多个系统的复杂架构,在对冷热源机房中的设备进行控制的同时,对设备能耗及室内环境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控制。

HAI平台▪末端监控系统集远程控制、智能控制、定时控制、计量计费、操作锁定、温度变化监测于一体,实现严格控温,并将室内环境信息及能源需求实时反馈到系统平台,保证舒适的情况下,节约20% ~ 35% 的空调总用电量。

除了传统的设备集控功能,海林为教学楼特别提供了600多套Ace 2.0智能控制面板和Ate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实现教室与办公环境空气质量、温湿度和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监测和控制。

HAI平台▪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耗公示、能耗分析、能耗报警、定制能耗报表、多级用户权限等功能,并通过平台实现与楼控系统联动,数据协同,根据能源使用数据去控制设备运行,优化节能策略,实现系统科学用能,低碳节能。





■ 北京未来科学城第二中学超低能耗建筑
项目荣膺北京市绿色安全文明样板工地,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等荣誉。

■ 总建筑规模约23088.82平方米(包教学楼、图书馆、宿舍、食堂、风雨操场等)。

■ 节能建设方案:采用海林超低能耗建筑解决方案,并开发了超低能耗建筑运维平台,配套硬件设备包括温控器、热量表、电动阀、平衡阀、空气质量传感器等产品。

■ 系统介绍:

学校超低能耗建筑运维平台将能耗监测与节能控制融合到一个系统中,实现对建筑内能耗数据监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运算、优化,调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设备最大程度的高效利用,从而塑造舒适健康的环境,达到近零能耗建筑的目标。






海林自控深耕暖通自控及楼宇自控领域二十余年,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智能楼宇管控系统,打造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满足各类楼宇建筑对温度、湿度、灯光、空气质量、能源管理等需求,并深度挖掘建筑的节能潜力,构建舒适健康、智慧节能的现代楼宇。